当前位置:主页 > 专题专栏 >
回望十年——郭康选
发布日期:2023-03-16

郭康选(陕西省建材技工学校党总支副书记兼纪检委员)
从1991年分配到学校上班,转眼间已经31多年了,自己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伙子,成为年过半百的中年人,回眼看去,依然感触良多。
回望十年,不论整个世界还是中国,特别是对于学校,感觉这十年是变化最大的十年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,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进入了新时代,我们实现了百年奋斗的第一个目标,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。随着陕西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,贯通落实“五个扎实”和“五项要求”,解放思想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等要求,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,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管理下,学校不论是校园面貌、发展动力、职工队伍现状等情况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。
学校工作有了坚强领导
在2012年的时候,学校校园基础设施陈旧落后,教育教学设施不全,供水供电依赖外部企业,招生也不能让人满意,由于省级管理体制上的变化,学校上级主管部门不明确,导致各项学校工作进展不是十分顺利,职工对学校未来比较迷茫。直至2015年,陕西省教育厅全面接管了学校,多年未见的上级领导也来学校考察工作了。从此,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走上了正常化、制度化的道路,各项工作有了明确的指导和方向,完成情况有了上级的考核,学校也能得到上级经费支持。
2018年元月,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上任,给学校带来了全新的气象。“两学一做”教育活动,“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活动,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相继开展,教育教学在原有基础上更加规范化,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政治素质不断得到加强,广大职工有了主心骨。
校园面貌大变化
在上级经费的支持下,校园面貌发生了大变化。职工的办公条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,办学硬件、教育教学基础条件在前些年欠账较多的情况下也得到改善,学校相继装修了综合楼,教学楼,校园地面,化验楼,建成了学校餐厅、学生浴室、改善了学生住宿条件。供水、供电摆脱了对外部企业依赖,实现与政府相关部门的直接对接,取暖实现自给,满足了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,大家工作起来更舒心了,职工队伍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,大家在工作中都能拧成一股劲儿,团结一心,齐心合力,共同搞好学校工作,
2021年学校在专业发展上迈出切实步子,以水泥工艺专业为基础,开设了玻璃深加工专业。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考察,玻璃深加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,学生就业广阔,职工待遇好。当年实现招生上的重大突破,打破了学校专业发展上遇到的瓶颈。提升了学校在校生的规模,有效地改变了学校整体的面貌,大家手上有事干,心里有盼头,工作更带劲,凝聚力更强,职工的幸福感也得到了加强。在上级多次考核中,职工的满意度都比较高。
我们的队伍更加年轻
随着最近几年通过事业单位招考进入学校的年轻教师的加入,生力军不断充实到职业教育事业队伍中来,职工队伍的现状也有了新的变化,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保障。据统计,2012年全校35岁以下职工8人,平均年龄31岁,其中第一学历本科2人,大专1人,中专5人。2022年全校35岁以下职工12人,平均年龄28岁,第一学历全部为本科。有了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,通过铜川工业技师学院托管学校以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、锻炼和提高,他们都很快熟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,更新了教育理念,提升了教学能力,有如此良好的青年教师队伍基础,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、主动性,一定能够更好的适应学校教学工作需要,把玻璃深加工专业建设好、发展好,把学校其他专业同步发展好,把对外培训工作做好,使学校招生规模上一个新台阶。
跟职工们聊天儿,大家对学校的现状。有忧虑,但也有一定的满足。忧心的是,学校的招生规模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,教学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。可喜的是在近几年疫情的影响下,大家受到疫情的冲击比较小,生活有着落,工作有奔头,有干头。
我们相信在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下,借鉴铜川工业技师学院的先进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,依靠学校在建材行业独特的专业优势,我们的发展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,我们一定能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做出贡献,为陕西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陕西省建材技工学校人的力量。

上一篇:初心不变 方得始终——张耀飞
下一篇:没有了

主页    |     学校概况    |     党建之窗    |     公示公告    |     校园动态    |     教育教学    |     专业设置    |     招生就业    |     学校风景    |    
分享按钮